更新时间:2025-09-07 04:21:45 浏览: 次
7、华润饮料2025上半年营收62.06亿元,包装饮用水仍是营收核心支柱
9、总GMV超81亿!霸王茶姬发布 2025Q2 财报,海外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10、液态调味品暴涨9倍!莲花控股发布2025 上半年财报,算力业务成新引擎
12、宜品乳业递表港交所,聚焦羊奶粉与特医食品,产业链优势支撑资本化进程
8 月 29 日七夕之际,星巴克在上海武康路门店首发「香水粉椰拿铁」及「香水粉椰星冰乐」两款新品。核心采用泰国香水椰与星巴克中国产业园烘焙的金烘浓缩咖啡调配,香气丰富,口感清甜回甘,并支持叠加糯香斑斓等风味的客制化点单。
此次推出新品的举措,是星巴克 “节点营销 + 原料创新” 的双重布局,借七夕 “甜蜜经济” 热度,以武康路等网红门店打造打卡场景,用 “自然粉” 传递情绪价值;产品端则以泰国香水椰构建差异化,其芳香物质含量为普通椰子的 2.8 倍,自带焦糖奶油与香草香气,客制化设计则精准匹配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偏好。这种组合既强化了品牌体验式消费优势,也为椰咖融合品类的品质化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9月2日起,两款新品将登陆全国超 7800 家门店,新品已上线官方小程序,香水粉椰拿铁售价为39元/杯,香水粉椰星冰乐售价为41元/杯。
9月2日,科罗娜全球首发新品「全开盖起泡罐」特级啤酒。产品采用全开盖大开口设计,内置发泡涂层,打开盖后能够稳定产生绵密“蘑菇顶”泡沫,口感清爽,适合聚会、休闲、外出等多种场景。
此次推新是科罗娜针对消费体验升级的精准布局。 “全开盖” 设计优化了开罐便捷性,更大的开口方便消费者轻松加入青柠片、薄荷叶等配料,赋予饮品更多自由搭配空间,满足多场景饮用需求,为啤酒包装形态的创新提供新方向。
新品目前已上线盒马官方APP及小程序,售价为330ml*6罐/39.9元。9月8日将于全国盒马鲜生门店同步上架。
9月1日,瑞幸咖啡推出「就喝原产地」系列新品「阿克苏苹果拿铁」。据官方介绍,该产品采用阿拉比卡咖啡与阿克苏苹果风味饮料浓浆调制而成,其中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阿克苏苹果,果香清新。与新品一同上市的还有一款甜品「阿克苏苹果风味大福」,采用苹果造型设计,内馅含苹果果肉和果酱,上方点缀巧克力材质果柄,口感软糯。
此次新品发布的举措,是瑞幸深化“全球原产地集群”战略的重要落地,也是其以供应链优势驱动产品创新的典型实践。目前瑞幸已构建覆盖巴西、埃塞俄比亚咖啡产区、印尼生椰岛、广西横州茉莉花产区等多地的原产地网络,仅巴西咖啡豆采购量就占其对华出口总量的六成,2024 年咖啡生豆进口量更是稳居国内第一。新品中阿克苏苹果的选用,既延续了品牌对国家地理标志原料的青睐,也通过支持新疆先心病患儿救助等公益行动,将原产地合作与 ESG 战略深度融合。业内认为,瑞幸以“原产地直采 + 全链条品控”构建的供应链壁垒,不仅为产品品质提供保障,更推动现制饮品行业从“产品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为行业升级树立了标杆。
目前该系列新品均已上线官方小程序,阿克苏苹果拿铁售价为35元/杯,阿克苏苹果风味大福售价为8元/个。
8月30日,盒马上新「HPP苹果大红袍」果汁茶饮料。新品以苹果、梨、大红袍茶等为原料,其中苹果鲜果去核原榨,果汁总含量≥80%,还融入大红袍茶叶原叶萃取液,风味平衡,香气怡人。HPP高压冷杀菌工艺,为产品保留清爽果香。
盒马推新,是基于在 HPP 品类上的成功经验与市场洞察力的顺势布局。此前热卖的 HPP 红心苹果汁已验证了这种技术的市场潜力,2022 年底由 “如果果汁” 为其 ODM 定制的HPP红心苹果汁,凭借 “新鲜口感、营养保留” 等优势迅速成为 “断货王”,2023-2024 年五个月内销售额同比激增 400%。社交平台上 “抢货”“回购” 呼声高涨,消费者评价其 “几乎和新鲜苹果口感一模一样”。此次「HPP 苹果大红袍」果汁茶,正是盒马顺应 HPP 品类消费热度,通过 “果汁 + 茶” 的风味创新拓展产品边界,在延续HPP 工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精准满足即饮茶的健康升级需求,有望复制 HPP 红心苹果汁的成功,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健康饮品赛道上的优势。
近日,沃尔玛旗下自有品牌沃集鲜推出「姜撞椰汁」新品。据官方介绍,该新品添加云南罗平优质小黄姜和东南亚进口椰子,姜味浓而不辣,口感清新。
沃集鲜此次布局,正是瞄准 “药食同源” 养生趋势下姜类饮品的市场热度。如今,姜类饮品已成为各品牌争抢的细分赛道:盒马 HPP 姜黄生姜柠檬饮凭借养生属性登顶冷藏饮品复购榜,以 “白人中药” 之名走红社交平台;有乐岛一口姜黄饮结合欧美超级食物与中式养生,全网销量突破 2000 万瓶;奈雪、三得利、麒麟等品牌也纷纷布局含姜或姜黄饮品,覆盖酸奶昔、药膳汽水、热饮等多元形态,反映出消费者对 “姜 +” 组合的接受度持续攀升。沃集鲜 “姜撞椰汁” 贴合 “养生 + 清爽” 的消费趋势,而 4.99 元的亲民定价与沃尔玛的渠道优势,使其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姜类饮品市场中以高性价比打开局面。
9 月 2 日,包装食品巨头卡夫亨氏宣布将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此举基本逆转了 2015 年那笔价值 460 亿美元的轰动性合并 —— 当年的合并曾造就全球最大食品公司之一。
拆分后,一家公司聚焦亨氏、费城奶油奶酪、卡夫通心粉奶酪等增长型品牌,主打酱料、涂抹酱及常温即食餐,2024 年这些业务的相关营收达 154 亿美元,其中 75% 来自酱料类产品;另一家则囊括 Oscar Mayer、Lunchables 等增长放缓的北美杂货品牌。卡夫亨氏指出,当前复杂架构阻碍资本高效配置,拆分旨在让两类业务获得精准资源支持,交易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拆分标志着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与 3G 资本主导的合并正式终结。自合并以来,卡夫亨氏股价已跌落 68%。
从整个行业看,卡夫亨氏的拆分并非个例,而是食品行业 “合并潮退潮、精细化拆分” 的缩影。家乐氏 2023 年拆分后,旗下零食公司 Kellanova 被玛氏收购,谷物业务 WK Kellogg 也将被费列罗收入囊中,为行业提供了 “拆分 + 优质资产出售” 的范本;Keurig Dr Pepper 近期也宣布收购 Peets 咖啡后分拆为咖啡与冷饮两家公司,延续了 “整合核心品类后拆分聚焦” 的逻辑。行业专家 Zwanka 分析,这类拆分本质是让成熟品牌与增长型品牌各自匹配资源 —— 前者可通被专注于传统品类的企业并购而盘活,后者则能集中力量攻坚高增长赛道,而卡夫亨氏旗下百年品牌的市场基础,也为后续资产整合或独立发展提供了空间。
7、华润饮料2025上半年营收62.06亿元,包装饮用水仍是营收核心支柱
8月29日,华润饮料最新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2.06 亿元,同比下滑 18.5%。业绩的阶段性波动,既是华润饮料主动加大品牌、渠道、供应链等领域投入,推进结构性转型所经历的短期阵痛,也是公司推进 “水 + 饮料” 双轮驱动转型的阶段性表现。
从细分品类看,包装饮用水仍是营收核心支柱,上半年实现收入 52.5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 84.6%,但受市场环境影响同比下降 23.1%;饮料业务则成为增长亮点,以 9.55 亿元收入实现21.3%的同比增幅,占比提升至 15.4%。该业务涵盖 “至本清润”“佐味茶事” 等品牌,通过推出 14 款新品 SKU、丰富口味与规格,精准匹配多元消费场景,为整体业绩提供支撑。
日前,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发布《2025品牌足迹报告》,怡宝不仅位列饮料类“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前十品牌”第4名,更获评大品牌饮料类“年度突围品牌”。未来,华润饮料还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扩大饮料业务营收占比,另一方面为包装水探索新增长路径,进一步夯实向 “综合饮料领导者” 转型的基础。
8 月 27 日,三元股份发布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3.3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83 亿元,同比增长 43%;扣非后净利润 1.74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66.19%,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在消费增速放缓、原奶价格低位徘徊的乳业调整期,这一业绩主要得益于新团队推动的改革与创新战略落地。
从业务结构看,液态奶仍是三元的核心基本盘,在北京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多元业务则多点开花:“三元梅园” 依托非遗宫廷奶品技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78%,成为重要第二增长曲线;重启的 “北京市牛奶公司” 品牌以 “现打鲜奶 + 现制饮品” 吸引年轻群体,老品牌焕新成效显著;八喜冰淇淋凭借高性价比维持良好利润率,与麦当劳等企业的B2B合作也持续深化。此外,公司推出极致 4.0 高蛋白纯牛奶、中老年益生菌奶粉等多款新品,精准契合健康化、细分化消费需求。
根据消费日报的报道,三元业绩增长的核心在于系统性改革适配行业趋势:组织端精简编制、架构扁平化以降本提效;人才端 “外引 + 内培” 结合多元激励激活团队;经营端聚焦高增长领域、淘汰低效渠道,并借 “乳品 +” 战略深化跨界融合。多维度改革与多元业务协同,共同构筑了企业盈利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9、总GMV超81亿!霸王茶姬发布 2025Q2 财报,海外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8 月 29 日,霸王茶姬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数据显示,二季度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 7038 家,总 GMV 为 81.031 亿元,同比增长 15.5%;净收入 33.319 亿元,同比增长 10.2%;调整后净利润 6.298 亿元,调整后净利率 18.9%。截至 6 月 30 日,小程序注册会员数突破 2.069 亿,庞大的活跃会员群体为复购率提供稳定支撑,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在国内新茶饮市场增速逐年收窄(艾瑞咨询预测 2025 年国内增速仅 5.7%)、行业转向 “存量竞争” 的背景下,霸王茶姬海外布局成果显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二季度,海外 GMV 达 2.352 亿元,同比增长 77.4%、环比增长 31.8%。自 2019 年率先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以来,霸王茶姬通过 “全球化产品 + 本地化运营” 策略深耕东南亚,目前在马来西亚门店超 130 家,并已进驻泰国等市场,凭借适配当地需求的产品与营销,稳步抢占中高端茶饮份额。面对国内 “外卖大战”,霸王茶姬坚持 “价值优先” 不打价格战,未来将持续依托 “东方茶国际化” 战略,深化海外市场竞争力。
10、液态调味品暴涨9倍!莲花控股发布2025 上半年财报,算力业务成新引擎
8月28日,莲花控股发布 2025 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32.68%;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60.01%;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8.54%。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提升、毛利率改善及多元业务协同发力,其中液态调味品与跨界布局的算力业务成为两大增长亮点。
莲花控股在业务端呈现 “传统 + 新兴” 双发力格局:调味品大类中,液态调味品(酱油、蚝油等)营收5956.38万元,同比激增916.79%;复合调味品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58.28%;氨基酸调味品(味精等)基本盘稳健,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15.01%。同时,线%;此外,跨界算力业务成新引擎,营收6927.73 万元,同比增长209%,占总营收4.3%。研发投入1971.14万元,同比增长38.71%,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撑。
未来,莲花控股将深化 “消费 + 科技” 双轮驱动战略:消费端聚焦调味品、水饮等领域,通过市场开拓与品质升级巩固优势;科技端则推进 “阻燃增层膜” 专利商业化,借助莲花紫星智能体一体机项目强化算力业务竞争力。多元布局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与行业竞争力。
8 月 29 日,Celsius Holdings 与百事公司宣布强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协议,百事斥资 5.85 亿美元收购 Celsius 新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持股比例升至约 11%,并获额外董事提名权;Celsius 旗下 Alani Nu 品牌将接入百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分销体系;Celsius 收购百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 Rockstar Energy 品牌,后续百事将继续负责该品牌在美加的分销;同时 Celsius 成为百事在美国的能量饮料战略主导方,管理 CELSIUS、Alani Nu 和 Rockstar Energy 品牌。
此次合作对双方及行业意义深远。在行业层面,Research and Markets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能量饮料市场将以 5.9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女性客户、健康保健趋势及无糖能量饮料受欢迎度上升为增长动力。而 Celsius 与百事的携手,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布局。对 Celsius 而言,Alani Nu 借助百事分销体系,能扩大在美加零售市场覆盖,尤其是餐饮等增长渠道;Rockstar Energy 的加入,丰富了Celsius 的产品矩阵,有助于吸引传统能量饮料消费群体,完善对不同消费者的覆盖。对百事来说,通过增持与品牌交易,优化了业务布局,依托 Celsius 在能量饮料领域的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多元消费群体。双方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有望以更统一的商业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全球能量饮料市场中,推动品牌组合实现更强劲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2、宜品乳业递表港交所,聚焦羊奶粉与特医食品,产业链优势支撑资本化进程
8 月 31 日,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宜品在羊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表现突出,2024 年在中国羊奶粉及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零售额均排名第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板块 2022-2024 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 203.3%,2024 年营收 2.186 亿元,本土品牌中零售额排名第二。财务数据显示,宜品乳业 2024 年总收入 17.62 亿元,整体毛利率 49.9%,其中特医食品毛利率高达 76.1%。
宜品的 “全球一体化供应链” 模式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游端,公司在西班牙布局羊乳清资源,2024 年工厂产量占欧盟总量四分之一;在国内掌握着 D90 级脱盐羊乳清粉技术,实现关键原料自主可控;在生产端,宜品运营全球九大生产设施,应用干湿复合工艺,已拿下 13 个系列婴配产品及 4 款特医食品注册;品控端,建立起 900 项出厂检测与全流程追溯体系保障质量,并借力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的合作强化品牌背书。渠道方面,公司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覆盖全国 6.1 万家线下门店,同时布局主流线上平台,形成全渠道网络。
此次募资将用于研发、产业链升级、品牌营销、国际扩张及数字化建设,有望助力其在母婴消费升级、特医食品需求增长的行业背景下进一步扩大规模,为行业 “专业化 + 全球化” 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8月27日,达能宣布将斥资数百万美元扩建并升级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明斯特的生产设施。此次扩建包括新增 4.8 万平方英尺厂房、搭建新生产线及其他配套升级。此举主要源于酸奶市场的 “爆发式增长”,以及消费者对高蛋白、益生菌等营养密集型食品需求的持续上升。今年以来,达能已针对性拓展产品线,不仅推出面向 GLP-1 使用者的 Oikos 饮品,还将该品牌引入规模达 70 亿美元的蛋白奶昔市场。
从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来看,达能的扩建动作既是对市场需求的直接响应,也凸显了头部企业对酸奶赛道的长期看好。Circana 数据显示,2024 年达能旗下 Oikos 品牌销售额同比激增 40%,印证了营养型酸奶的强劲市场潜力。为匹配产能扩张,达能计划未来数年将该工厂的牛奶采购量提升 60%,通过联合现有供应商扩产及吸纳本地新农场合作来保障原料供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布局并非个例 —— 此前美国酸奶领跑者Chobani也宣布斥资 12 亿美元新建纽约乳制品加工厂,并计划投入 5 亿美元将爱达荷州工厂产能提升 50%。头部企业的集中加码正推动酸奶行业加速产能升级与供应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