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 茶香融“和” 千结沐“兴”

更新时间:2025-09-07 04:13:28     浏览: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早已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下,随着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如何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为民众化纷解忧,各地纷纷做起了“茶”文章。通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茶文化调解品牌,更好推动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在围坐品茶、感受茶文化的过程中为民众化矛盾、解心结。《司法所工作》杂志策划推出“一缕茶香‘解’心结”主题宣传,聚焦茶文化解纷特色,介绍几个地区运用茶文化开展纠纷化解的亮点做法和经验总结,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在浙江这片浸润着千年茶香的土地上,茶汤的醇厚沉淀着独特的治理智慧。从绍兴大佛龙井的清雅底蕴里飘出“吃讲茶”的解纷古意,到余杭径山茶的澄澈汤波中漾起“茶汤议事”的协商智慧,再到开化龙顶的温润云腴中孕育出“分茶评理”的调解空间,这些茶肆茶寮不仅是品茗之所,更早已成为民间纠纷化解的原生阵地。而茶所承载的“和而不同”“温润不争”,恰与调解工作“定分止争”“弥合裂痕”的内核形成天然共鸣,于无形中解千结,依托茶文化化干戈为玉帛。

  近年来,浙江深挖茶文化中“和、静、怡、真”的精髓,将茶俗传统化为共治纽带,将茶道礼仪化为沟通艺术,将炒茶“火候拿捏”的智慧融入调解的“分寸把握”,创新柔性沟通的巧方法;更以茶道“一环扣一环”的仪轨为鉴,构建多方协同的调解机制,实现茶香溢、民心聚、治理兴。

  茶香袅袅处,调解蕴和融。浙江以茶为媒,编织起覆盖基层的调解阵地网络,让“茶驿”成为化解矛盾的温情港湾。从站点流动的服务延伸,到亭室联动的空间覆盖,再到云端议事突破时空壁垒,循着茶香,矛盾在氤氲茶气中消融,纠纷于茶礼中弥合,基层治理也在茶香浸润中更富温度与效能。

  站点流动,服务触角深延伸。浙江通过阵地下沉优化服务质效,让田间茶棚变身“流动调解站”,在景区茶场设立“茶市解纷驿站”,展现代入式场景如何软化矛盾刚性。三门县司法局组建“茶乡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多元团队,在茶园设立流动“调解驿站”并打造“游学法”场景。松阳县司法局整合新兴镇、古市镇等4个茶叶主产区力量,组建“茶香帮忙团”专业调解团队,构建“8名金牌调解员+119名网格员”专兼联动体系,创新“驻点市场+移动茶山”靠前排查调解模式,实现涉茶纠纷“就地响应”。

  亭室联动,空间网络广覆盖。绍兴“吃讲茶亭”、新昌“茶缘”七站嵌于街巷,余杭径山镇“茶汤议事点”“共享茶寮”遍布村落……这些茶空间以“先静心,后言事”的茶礼引导互谅互让,从零散分布到串联成线,形成覆盖基层的调解脉络。遂昌县司法局构建“中心枢纽+四区前哨”茶企服务网,在4个重点乡镇设立“茶产业纠纷导引台”,推出“菜单式”调解服务,通过专人专责实现案件高效分流、即转即调。

  云端议事,智慧调解新阵地。杭州市拱墅区司法局打造“红茶议事会”轻应用场景,融合区块链技术搭建“一舱两端”三界面平台,通过大数据动态感知6大类421项民意热点,线上线下联动破解调解难题。线下由专业“促动师”主持,吸纳调解员、群众参与,建立需求清单即时响应链;线上打造“云协商”系统,支持群众自主“说事、议事、主事”。

  浙江萃取茶艺底蕴探寻治理良方,以茶序喻调解步骤,循阶而解;借分茶共盏融乡音温情,以情化怨;将茶艺精髓融入队伍培育,锻造解纷巧手。

  以序喻理,创研分步调解法。开化县司法局创新“三道茶”调解法,按照“一道茶陈述、二道茶协商、三道茶签约”的递进模式推进调解,将茶俗深度融入调解流程。

  分茶共盏,善用乡音解纠纷。浙江善用“分茶”化解争执,以“众人同饮一壶茶”象征和睦,巧妙将“分茶”礼仪融入调解前置环节,借茶香氤氲缓和对立情绪,用乡音劝和以添温情。

  传技授艺,培育调解巧能手。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打造“茶技融调”培育模式,将日铸茶“炒青”工艺融入调解培训,以“杀青消对抗、揉捻理矛盾、足火固成果”三阶教学,打造解纷说理专业队伍。苍南县矾山司法所创设“解纷茶塾”,以“分茶共饮”茶礼破冰,精选民间借贷、相邻权纠纷等高频案例开展“茶桌推演”,通过“法味茶香”课堂引导群众在斟茶论道中掌握“辨纠纷如辨茶香”的溯源技巧以及“敬茶化三火”的沟通智慧。

  浙江的茶文化,从来不局限于一方水土滋养,更将这份包容转化为协同治理的源源动力。悠长茶脉中蕴藏着“以茶聚贤、以约化纷”的治理智慧,在“浙”里,以茶为媒集贤达之力,以茶议事定止争之约。茶香茶韵固调解之效、融百姓之心,“枫桥经验”在饮茶品茶中历久弥新。

  集贤聚力,多元主体共参与。杭州市西湖区司法局组建“茶乡法贤团”,青年律师驻点“法律驿站”,联动茶专家开展“法韵茶乡”市集、“茶法论道”、茶园直播等活动,实现涉茶咨询“15分钟响应”。遂昌县司法局聚合茶企代表、律师、司法所骨干成立“茶产业法治管家团”,梳理种产销环节5类高频风险点,推出“季度巡诊+专项体检”,建立企业风控档案,实现茶链纠纷源头清零、治理效能长效递增。

  众智成约,自治共享立准则。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里洪新村作为径山寺景区搬迁安置区块,曾因庭院杂物堆积、车辆乱停等问题,邻里矛盾纠纷频发。径山村党总支以“茶汤议事”聚众智、成公约,组织户主、乡贤、部门代表围炉煮茶,运用“群众提—支部审—网格议—代表决—专人督—群众评”六步法,经过多轮协商形成《禅村公约》,构建“调解提炼—公约转化—积分引导”治理闭环,杂物归位、停车入线、绿地共享,实现纠纷清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